PMP考试要怎样复习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大脑
什么是有准备的大脑?用
PMP知识武装过的就是
认识PMP这个对之前的我来说比较新生的事物并学之用之,就缘于这个思想
理论是对实践最好的总结---相逢恨晚的初识
那是一个下午,在温暖的阳光下沐浴了一个小时,忽然觉得过去七八年的IT职业生涯中似乎少了点什么,一直在忙碌一直在辛苦一直在紧步向前却仿佛一直没有一套完整的思路对于沟通对于技术对于团队管理或是对于职业素养等等等等,仿佛一直在动用自己对过去吃的三十年咸盐的领悟进行应对,结果虽说不错,优秀成果也还算挺多,但总归没什么提炼的方法论,总是随机应变随遇而安的面对着是不是应该适时的总结一下,从理论的角度对自己进行一下总结与提炼,从而把随机应变为游刃有余?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经过短暂神速的思考过后,一个冲动涌上脑海:化实践为理论,报个项目管理课程班充电去!
下定决心,立即进行!
市面上这么多相关的项目管理认证与培训,选哪个呢?哪个最适合我呢?这是个头等重要的问题经过一番满世界的网络搜索,终于敲定一个来头不小的认证--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通过了解PMP的相关介绍,越来越觉得有点相逢恨晚,真应该早点学习早点指导自己的工作为什么呢?因为:
1.专业权威,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PMP认证考试机构,全球影响力比较大
2.理论对口,专注于项目管理专业,适用广水平高与我的IT管理经验相得益彰
3. 社会认可度高,越来越多的大公司跨国企业认可
PMP认证,并当成升职门槛PMP是目前项目管理方面含金量最高的资格认证
确定了认证类型,下面就是报什么培训班进行系统学习了再一番细致全面的考察搜索之后,终于选中一个距离近名声好师资力量有保障价格公道量又足的培训机构--卓文世纪万事俱备了,项目启动进行中...
良药总是苦口的---痛苦的预习
想成为PMP少不了要研读PMI(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圣经级专著,即PMBOK,中文名称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对于从小就被试考大的广大中华学子来说, PMBOK就相当于考试大纲,所有的理论知识考题都是来自这本基本可以枕着睡觉的大厚书的, PMBOK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网上有人说要通过考试,至少要读三个月的PMBOK,然后再去参加培训班,然后才有把握能通过,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的PMBOK的重要性及难度但无论怎样,最好能在开班前阅读一遍PMBOK,对所要学习的东西有个初步的认识
如果要提建议,我觉得考前对 PMBOK 的预习不用太深究,能大概知道PMP的基本领域基本知识点就行了混个脸熟便于上课时进行梳理与记忆听起来很轻松,但这遍预习还是很有难度的,因为理论的知识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调动阅读的兴趣,所以预习过程中会觉得很枯燥,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通过预习,需要大概知道PMI所说的五大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九大知识领域(整合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及相互交叉所产生的42个知识点所指为何物要知道,这就是PMP全部知识了
最简单的门也是应该由师傅领进去的---兴致的学习
参加PMP的考试是必须有培训经历的,这说明PMI知道这么枯燥的理论不可能由自己的学习达到效果,必然要通过面对面的解释讲解,也说明听串讲精讲课的重要串讲的老师会在讲程上把整个PMBOK知识体系进行讲解,卓文这边的讲师的串讲还是比较到位的,幽默风趣旁征博引理论实际融会贯通至少让我饶有兴趣的度过了6天的课程,而且也达到我学习这门课程的初衷:把之前的实践知识理论化专业化通过讲师的串讲,对自己很多亲身经历过的工作历程都有了重新的认识与定义,获益匪浅
PMP的考题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记忆也不能搞题海战术,不能以做题代替系统学习,而是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再做题,所以这串讲这个阶段的系统学习,要格外重视,只要通过串讲入了门,接下来就轻松多了,至少对PMBOK理解起来不是问题了
通过串讲的进行,之前艰涩的理论变得有点意思了,学习中会越来越多的感觉相见恨晚,而随着
PMP培训的进行,看书的效率明显提高,潜意识里的主动性也提高不少,内容不但不再晦涩,反而逐渐生动起来,而且在工作中也不知不觉地开始运用了这就是收获
如果要提建议,我建议大家都能完完整整认认真真的听完所有串讲课程,不要觉得讲师讲的浅,更不可觉得讲师的项目经历不如你多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没准讲师的哪句话就是一道真实的考题呢,错过了多半会有遗憾况且听讲过程中还会穿插着一些有意思的案例,即便考试不会考到也能拓展视野并且增长了知识,这也是最重要的学习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信心永远会被折磨---忐忑的模考
串讲结束,最重要的大戏又要上演一幕,那就是培训班内部的模拟考试这是对之前串讲内容的学习程度的最好检验,也是最真实的接触
PMP考试的最好机会
PMP考试的题库是非公开的,所以各个培训机构都要用各种手段还原过去的考题,比如让参考过的考生凭印象进行还原做为过来人,经历过真正的考试以后,发现卓文的模考题还是挺有真实感的,尤其是第三次模考,题型的难度和题量都和真实考试相差不多前两次模考,因为考的主要是基础知识,学员们都觉得很有信心,答题速度也都很快,四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两个小时答完并交卷因为我在第一次模考前对整个知识结构拿出了一天的时间进行了复习总结,第一次模考还拿到了全斑第一的成绩不过这并不值得骄傲,因为真正的考试是不可能全从PMBOK上直接拿出来的,而是进行场景的融合,并且要几个知识点混杂到一起进行的幸好当时我也没有骄傲,否则最后真实考试真是要吃亏的
第一次模考,主要是对串讲内容和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点的巩固与考查;第二次模考,主要是用一些比较真实的案例来考查知识,用培训班讲师或其它有考查经验的人来进行出题考查,有些难度了,但基本还能轻松应付;第三次模考则是用真实的题目发展而来,特点是题目描述的场景复杂题目的阅读量比较大题目的答案也比较不好甄别,甚至会有很多题只能凭感觉选择,答题时会让倍感挫折多数同学做完这套题要耗费三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我当时也用了三个半小时,答到最后几道题都感觉疲惫不堪了,这时更要坚持住坚持就是胜利
如果要提建议,模考阶段要特别重视,通过过三次模考掌握自己的弱点与强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弥补针对三次模考的特点,第一次模考后要有针对的去看看书看看讲义,弥补一个知识点上的缺漏;第二次模考后要有针对性的巩固复杂的考点,比如挣值管理合同类型之类这阶段可以多找些其它参考书上的对应题型进行有效的提升;第三次模考后要做的就是培养信心并提升答题技巧,通过第三次模考的感觉与情况,制订好自己答题时的应对方案,比如遇到难题时是否要及时放弃遇到计算题是否要做个标记以便复查时进行验算等等,总的目标就是针对自己的情况从整体上把握整个考试,避免手忙脚乱的情况发生真正的发挥出自己最佳状态
最大的感觉是肚子饿了---从容的一博
这个阶段就不要想太多了,再进行大幅度的复习提高时间上已经不允许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最好的发挥真正的考试是最后的一场战役,一定要从心理上生理上准备好所谓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PMP考试并不难,只需认真对待如果以前有项目管理经验,那么会对考试有很大的帮助,这个时候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深得PMI理论武装的的项目管理大师,按照所学的理论正常发挥就可以了 心理上要满怀信心,生理上要保持饱满的状态,前一天要休息好,当天要吃好早餐,防止身体疲惫影响发挥,毕竟四个小时高强度的脑力负荷不是平时所能遇到的考试开始后要平静的对待整个氛围,不能紧张也不能过于轻敌,心中不要想能不能过的问题,而只需要关心尽量把自己的水平全部发挥出来就可以了
考试时要规划好时间安排,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时间策略,比如有些题超过两分钟还没有结论是不是可以先放下比如是答完每道题后立即涂卡还是全部答完后整体涂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规划好了好好执行,做到心中有数,不要没时间涂卡造成慌乱就可以了
如果要提建议,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质,放下所有的包袱,满怀信心的去参加考试,发挥出正常水平就可以了别无他求
等待就是漫长的,但结束了就是开始了---淡定的结果
像所有考试结束以后,PMP的考试结束后,有人欢喜有人忧,总有感觉好的也总有感觉有点被动的QQ群里也经常有人核对某些题的答案,我觉得是没什么必要的,既然考试都结束了,就不要计较一两道题的得失,再努力也不会对考试有什么帮助,安心做别的事等待结果吧,不要影响了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PMI发放成绩邮件的时间是比较漫长的,我是一个多月后才收到报喜的邮件的,几个月的付出得到的圆满的收获,心中自然是无比欢喜但对下一步来说,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而不是得到一个证就可以束之高阁了所谓结束就是新的开始
其实,不论结果如何,经历过系统的PMP学习以后,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不论有没能直观感受,有时这个提升是潜移默化的既然花费了时间精力学习了这套知识,下一步就是如何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知识的价值
个人觉得这套体系确实很不错,能适用于很多工作中可能的场景,每个知识点上都有很多的应用可以放到项目管理上,比如团队建设的理论范围管理的工具质量管理的工具时间成本质量之前的相互关系等等有的是对工作的总结,有的则可以成为工作中处理事务的首要指导相信有了PMP理论的武装,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可以更加游刃有余更加得心应手更加专业有效能力提升了,工作顺畅了,这是最大的收获,不是么?
预祝所有对PMP有兴趣的人士都能拿到心仪的证书!
我是卓文世纪的一名学员